首頁 - 科研動态 - 正文

宋任濤教授實驗室PLOS Genetics發表玉米儲藏蛋白研究重要進展

創建時間:  2016/09/02  王偉   浏覽次數:   

宋任濤教授實驗室在玉米籽粒儲藏蛋白的組裝機制研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結果近日在國際權威期刊《PLOS Genetics》上發表(http://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6270)。 
醇溶蛋白是玉米籽粒最主要的儲藏蛋白,以蛋白體的形式儲藏在胚乳細胞中。長期以來,對醇溶蛋白如何包裝進蛋白體,以及蛋白體内部的精細結構仍缺乏了解。宋任濤實驗室通過對經典的玉米籽粒突變體Opaque10O10)進行基因克隆,發現它編碼一個全新的禾本科植物特有的蛋白。研究發現,O10蛋白在細胞質中合成,通過C端的跨膜結構域轉運到内質網腔中,然後通過N端和醇溶蛋白發生直接互作,并最終和醇溶蛋白一起定位到蛋白體内部。O10蛋白與22-kD以及16-kD醇溶蛋白通過直接互作和共同定位,在蛋白體内部形成了一個環狀結構,穩定了蛋白體的球形形态;而在突變體中,O10蛋白的缺失破壞了這個環狀結構,造成蛋白體的變形。本研究發現了一個調控醇溶蛋白組裝的新蛋白,發現了蛋白體内部的新結構,是玉米儲藏蛋白研究取得的重要進展。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為博士研究生姚東升同學。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 

上一條:2016年“生物醫學(心血管):從基礎到臨床”國際論壇順利召開

下一條:宋任濤教授實驗室在儲藏蛋白轉錄調控機制上取得重要進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