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動态 - 正文

心血管研究所青年教師李進副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雜志發表研究論文

創建時間:  2023/04/26  董海燕   浏覽次數:   

生命科學學院心血管研究所青年教師李進副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雜志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心血管研究所青年教師李進副教授在肌肉萎縮研究中取得進展,揭示了一個多種不同類型所緻肌肉萎縮發生的共同新靶點:環狀RNA circTmeff1。相關成果以“CircTmeff1 Promotes Muscle Atrophy by Interacting with TDP-43 and Encoding A Novel TMEFF1-339aa Protein”為題發表在Advanced Science雜志(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6732)。李進副教授和肖俊傑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生陳瑞(已畢業)、楊婷婷(目前為上海大學博士後)和碩士生金冰為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10889


肌肉萎縮是衰老、神經損傷、心力衰竭等多種疾病的常見并發症,目前缺乏治愈的方法。環狀RNAcircRNAs)是一類新的非編碼RNA,由于具有高穩定性等特殊的分子特性,導緻其在多種疾病發揮着重要作用。然而,它們在肌肉萎縮中的作用和潛在機制仍不完全清楚。該研究通過測序篩選發現,環狀RNA circTmeff1在多種類型的動物水平肌肉萎縮模型(心力衰竭、切神經、固定誘導的肌肉萎縮模型)和多種細胞水平的肌肉萎縮模型(血管緊張素II、地塞米松和腫瘤壞死因子刺激誘導的肌肉萎縮模型)中表達一緻性升高。提高circTmeff1可以誘發肌肉萎縮的發生,而抑制circTmeff1則可以緩解多種肌肉萎縮的發生,甚至可以治療已經發生的肌肉萎縮。CircTmeff1一方面可以結合TDP43蛋白誘發線粒體損傷釋放線粒體DNA,進一步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另一方面circTmeff1可以通過滾環翻譯産生一個全新的蛋白質,共同介導肌肉萎縮的發生。該研究解析了肌肉萎縮發生是的環狀RNA基礎,為肌肉萎縮的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靶點。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曙光計劃”等項目的大力資助和支持。英國利茲大學、哈佛大學的研究者也參與了該研究。


上一條:心血管研究所貝毅桦副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論文:揭示抑制HIPK1防治病理性心肌肥厚的新策略

下一條:心血管研究所王麗君副教授在Research發表綜述論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