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心血管研究所肖俊傑教授課題組牽頭發表心血管研究的動物運動模型及實驗設計專家共識

創建時間:  2021/10/07  韋嘉勵   浏覽次數:   

近日,JSHS《運動與健康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中國醫師學會心髒康複專委會的共識意見:心血管研究的動物運動模型及實驗設計。上海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上海大學貝毅桦副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康複醫學系王磊教授為并列第一作者,上海大學肖俊傑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郭蘭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運動訓練對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具有積極有益的效應。臨床前動物運動模型的規範化建立、功能指标評估及深層次的機制研究,對于開展高質量的動物運動實驗、進一步促進運動防治心血管病的有效實施與合理運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運動防治心血管病的臨床前動物研究實驗中,動物運動模型的合理選擇與規範化建立,往往是困惑研究人員的首要難題。該專家共識意見詳細介紹了跑台運動、滾輪運動、遊泳運動、抗阻運動等不同運動模型的建立規範及實施細節,明确了模型建立成功與否的功能評估指标,并以表格形式詳細列舉了不同運動方式(遊泳、跑台、滾輪)對于生理性心肌肥厚的誘導及心血管反應的影響。

專家共識意見指出:運動模型的選擇極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所提出的科學問題以及所關注的功能學改變。例如:運動誘導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分子機制可用于改善心肌損傷,防治心力衰竭,推薦使用遊泳誘導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大/小鼠運動模型。此外,專家共識意見分别從運動性質(強度/頻率/持續時間)、運動在心血管病發生發展不同階段的幹預實施(預防/治療)、運動實驗動物的年齡、性别、遺傳背景、藥物幹預、及過度運動可能造成的傷害等方面,分析了影響運動防治心血管病的各類因素。最後,專家共識意見通過運動誘導生理性心肌肥厚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動物實驗設計及研究思路分析,為讀者選擇、設計、實施及評估動物運動模型防治心血管病的效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啟示。

《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JSHS)雜志最新影響因子7.179,在SCI體育學期刊排名世界第三。論文鍊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254621000958?via%3Dihub。

上一條:生命科學學院2021年“明月華章·新光熠熠”生命學院迎新聯誼會順利舉辦

下一條:肖俊傑課題組在Molecular Therapy雜志發表論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