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霞教授實驗室

創建時間:  2020/08/03     浏覽次數:   

實驗室名稱:分子識别與生物傳感實驗室

實驗室負責人簡介

陳紅霞,女,博士,教授。1996年獲鄭州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2003和2008年分别獲韓國釜山大學化學系理學碩士和藥學博士學位。2009年加入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要從事分子識别與生物傳感的研究工作,包括納米和超分子光學傳感器、蛋白芯片、食品安全和臨床疾病檢測的傳感界面等領域,成功構建了尿液中結核标志物檢測,癌症标志物及癌細胞檢測等多種高效靈敏的檢測方法。主持有國家自然基金三項、企業委托研發項目三項,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一項、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等。獲2016,2018和2019年度年上海大學科研創新貢獻獎(理工類)最佳論文二等獎,第三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浙江)一等獎,上海大學三八紅旗手等榮譽。指導的研究生有四人次獲得國家研究生獎學金,三人榮獲上海大學校長獎學金。近年來在包括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IF9.518),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Analyst等高水平SCI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00餘篇。承擔有本科專業及基礎課程《化工原理》和《生化藥物學》,研究生課程《納米醫藥》。

團隊成員:胡曉君,博士,講師。2017年獲日本金澤大學醫藥保健綜合研究科藥學博士學位。2017.9起在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主要從事各種納米材料的構建及其在催化、電催化、熒光和SPR法臨床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以及納米載藥靶向腫瘤治療相關研究。已在Sens. Actuators B: Chem.和Inorg. Chem.等雜志發表SCI論文10餘篇。主持上海市教委優青計劃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獲上海第九屆“申獅杯”市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

主要研究領域: 高通量生物芯片及SPR技術的臨床疾病檢測應用

代表性研究成果

1. 自主研發表面等離子共振儀(SPR)

2. 多領域高通量3D納米芯片

3. 結核/心腦血管疾病多參數檢測

4. 神經退行性疾病多參數檢測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上一條:陳付學教授實驗室

下一條:陳沁教授實驗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