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進

創建時間:  2021/12/16     浏覽次數:   

辦公室:上海大學寶山校區東區19号樓443室

E-mail: ahulijin@shu.edu.cn


個人簡介: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東方英才(青年)、上海市晨光學者、上海市揚帆計劃獲得者。

2012年本科畢業于安徽大學,2018年6月博士畢業于上海大學。2018年8月到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擔任中國生理學會循環生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遺傳學會代謝遺傳分會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代謝生物學分會青年理事、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雜志副主編、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雜志副主編等。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Aging Cell等雜志審稿人。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4/5)、中國康複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4/4)、上海市康複醫學科技獎一等獎(3/6)、中國生理學會張錫鈞全國青年優秀生理學學術論文三等獎、上海大學“蔡冠深優秀青年教師”、東方新星提名獎等獎項。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irculation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s、Molecular Therapy、EBiomedicine等雜志。


研究領域:

1.肌肉萎縮的分子機制以及治療方法的開發

2.心力衰竭分子機制研究


近年主持的研究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

2.上海市科委、教委項目,共4項

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項目1項

代表性論文:

1. CircTmeff1 Promotes Muscle Atrophy by Interacting with TDP-43 and Encoding A Novel TMEFF1-339aa Protein. Advanced Science. 2023;10(17):2206732.共同通訊作者

2. Targeting miR-30d reverses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EBioMedicine. 2022;81:104108. 第一作者

3. Mir-30d Regulates Cardiac Remodeling by Intracellular and Paracrine Signaling. Circulation Research.2021;128(1):e1-e23. 第一作者

4. Inhibition of lncRNA MAAT Controls Multiple Types of Muscle Atrophy by cis- and trans-Regulatory Actions. Molecular Therapy. 2021;29(3):1102-1119. 第一作者

5. MiR-29b Contributes to Multiple Types of Muscle Atroph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8:15201. 第一作者

上一條:李華飛

下一條:李 平(2005)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