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學術報告】腦科學:從曆史看未來

創建時間:  2023/12/18     浏覽次數:   

報告人:胡霁教授

報告時間:2023年12月20日 13:00

報告地點:上海大學寶山校區C109

報告人簡介:

胡霁,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終身正教授/博士生導師,助理院長。2003年本科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年進入中科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2005年随導師實驗室轉至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08年獲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2009年開始在麻省理工學院Picower學習與記憶研究所(The Picower Institute for Learning and Memory at MIT )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2013年1月回國,任職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2014年4月加入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任助理教授、研究員。2023年11月晉升教授。目前擔任中國神經科學會應激神經生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神經科學會認知神經生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理學會麻醉藥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其團隊發展和應用光學成像、神經調控、遺傳學标記與神經環路示蹤等最新的方法,結合單細胞測序,質譜技術等前沿的分子生物學手段,深入研究以下重要的神經科學問題:1.應激/壓力的神經機制;2.神經精神藥理的環路機制;3.神經與精神疾病治療的新策略。他們的研究将有助于重要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焦慮症的治療。胡霁教授的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科技部973計劃支持。其研究成果以通訊作者在Nature、Neuron、Current Biology、Cerebral Cortex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系列論文40餘篇。曾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教學成果二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

報告人 胡霁教授 報告時間 2023年12月20日 13:00
報告地點 上海大學寶山校區C109 邀請人 陳沁 教授

上一條:【學術報告】植物——微生物共生

下一條:【學術報告】工具病毒和可視化感染模型的構建及應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