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弘揚科學家精神,培養優良學風,生命科學學院于11月22日舉辦了一場“生命科學論壇之導師有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我院2001屆傑出校友、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複旦大學研究員王敬文老師主講,主題為《我的蟲媒研究之路》,由學院副院長趙婧老師主持。 王敬文老師首先對她的求學之路進行了經驗分享,之後向同學們介紹了其實驗室在蟲媒傳播疾病機制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她指出,蟲媒傳播疾病發病率約占全球傳染病的17%,威脅着全球80%人口的健康。她的團隊緻力于深入探究由蚊子和蜱蟲傳播的瘧疾及登革熱,她強調,即便中國已宣告消除瘧疾,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依舊至關重要,尤其是鑒于蜱蟲傳播的疾病緻死率竟高達百分之四十,實驗室目前的新焦點鎖定在蜱蟲研究上,旨在應對全球蟲媒傳播疾病所帶來的挑戰。 随後,王老師進一步闡述了實驗室的研究重點:蟲媒的代謝機制,特别是蚊子如何将吸血轉化為産卵所需營養,及其對病原體傳播的影響。由于蟲媒缺少關鍵代謝途徑,依賴宿主獲取,這使得研究對于制定防控策略極為關鍵。她的團隊正通過基礎研究,深入研究蚊、蜱等蟲媒與病原體的傳播機制,以開發有效的疾病防控方法,應對全球蟲媒疾病挑戰。 在講座的尾聲,王老師就蜱蟲所帶來的困擾、蟲媒疾病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展相關學習等議題,與在場同學們進行了深入而熱烈的讨論和交流,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學術研究和學習實踐經驗。她鼓勵同學們踴躍提問,共同探讨科學問題,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本次“生命科學論壇之導師有約”系列講座也是生命科學學院建院30周年系列報告之一,不僅能夠增進同學們對學術研究的認識,也加強了學風建設,鼓勵同學們以嚴謹的态度和開放的思維,積極參與學術讨論,培養了大家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校園學術氛圍的營造和學風的傳承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