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23日,生命科學學院黨委組織帶領師生黨員赴龍華烈士陵園開展黨員實踐教育,進一步汲取精神力量,提升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推動主題教育工作向縱深發展。
在去往烈士陵園的大巴車上,師生黨員以有獎競答的方式共同鞏固複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知識點,每位黨員積極競答,學習氛圍濃厚,現場頒發黨徽、黨章作為獎勵,鼓勵黨員同志們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将知識點牢記于心,外化于行,真正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緻敬英雄環節,黨委書記沈忠明、副院長陳沁帶領黨員同志們向烈士敬獻花籃,集體向革命烈士紀念碑三鞠躬,深深地表達對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哀思。
在初心教育環節,師生們跟随講解員踏入烈士陵園紀念館參觀,在講解員的動情講解下重溫那段歲月,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再次呈現,每一位烈士都為了實現革命的勝利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無數先烈前赴後繼、英勇犧牲的精神感染和打動着在場的每一位黨員。"比生命更可貴的是信仰!"中國共産黨人傳承了先烈們的堅強意志和堅定信念,随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牆外桃花牆裡血,一般鮮豔一般紅。"正如習總書記所講:"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地努力"。
最後,一場主題為"忠誠、奮鬥、犧牲"的"龍之華•初之心"精品黨課,主講老師帶領大家深入探讨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層理解,再次感受烈士們的堅守信仰的忠誠精神,一心為民的奮鬥精神,不畏生死的犧牲精神。
人間正道是滄桑,因為它的滄桑,多了一代又一代先鋒不斷的探索;因為它的滄桑,少了剝削勞動力的黑暗;因為它的滄桑,千千萬萬共産黨人為之奮鬥終生!各位師生黨員必将傳承革命先烈精神,常懷感恩之心,踐行科教興國之志,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參觀感言:
"我為正義,為人民而死,死而無怨!"這是小共産黨歐陽立安對黨的熱愛,他15歲就在黨内從事交通和宣傳工作,被捕時年僅17歲,給我的印象非常深,我們青年黨員也應該努力為黨盡己所能做些什麼,向先輩看齊。習總書記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也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态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态,繼續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标奮勇前進。
——高夏潔
向英雄緻敬!向為了國家命運而奮鬥拼搏的人緻敬!參觀完烈士陵園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他們的精神和勇氣而敬佩,我也明白正是因為有這樣無數的仁人志士,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龍華的桃花又開了,我想你們也看到了,桃花盛開的美景,那美景就像今天的中國一樣美,就像今天每個中國人臉上洋溢的笑容一樣美。
——王豔
站在龍華烈士陵園入口,擡眼一望就是不遠處的龍華寺,這裡天很藍,也到處是綠茵與巨木。單看這樣的美景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裡曾經是一片刑場,有那麼多革命烈士在這裡秘密關押又被秘密處死。我們排着隊列參觀了龍華英雄紀念館,講解員引人入勝的話語帶我們走進了那個年代,走近了那一群可歎可愛又可敬的龍華烈士們。陳延年先生被捕後經受酷刑也絕不背叛革命,因行刑時拒絕下跪,直立着被劊子手用亂刀砍死;瞿秋白先生被捕後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到死也沒能讓記者拍到一張握手言和的照片;馮铿先生就義時身上還穿着她為丈夫織的羊毛背心。這些龍華烈士中有愛國詩人,有知名學者,也有革命先驅,這些早期的共産黨人和革命志士不是因為貧窮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們很多出身于鐘鳴鼎食之家。但就是這些人,卻心甘情願抛棄自己優渥的生活,将自身安危抛擲腦後,誠心誠意為國家謀出路,為人民謀福祉。這是怎樣的精神?是怎樣的信念使人的血肉之軀可以迸發出這樣的力量?我或許已經感受到了,又或許感受的還不夠。走過一個個展區,了解了龍華烈士們的事迹,我眼角早已濕潤,也從未如此清楚地認識到和平的珍貴,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孫佩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于為人民付出一切,乃至生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勇犧牲的烈士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當應該牢記他們的名字。願烈士永生,浩氣長存!
——張佳 |
上一條:我院碩士研究生榮獲2019年CSBMB“羅氏大學研究基金”
下一條:我院碩士研究生榮獲2019年CSBMB“羅氏大學研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