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生命科學學院張忠輝教授課題組在白血病幹細胞自我更新的機理調控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轉錄抑制因子Slug可在體内有效抑制白血病幹細胞的生長,延長髓系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時間,并明确其具體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以"Inhibition of Slug effectively targets leukemia stem cells via the Slc13a3/ROS signaling pathway"為題于2019年09月06日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Leukemia(論文鍊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5-019-0566-x)。該雜志的最新影響因子為9.944。上海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等國内外多家科研機構合作,上海大學張忠輝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碩士研究生吳晨為論文第三作者,上海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類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疾病。雖然近年來對AML治療水平已有顯著提高,但兒童和成人AML的完全緩解率約為~50%,其中成人AML的5年無病生存率僅為20~40%。因此,研究AML的發病機理對成人急性白血病的臨床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有研究表明,白血病幹細胞(Leukemia stem cells, LSCs)是由正常造血幹細胞的基因組發生突變而産生,可影響AML的發生發展。由于正常造血幹細胞和白血病幹細胞在自我更新能力上的調控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白血病幹細胞難以用常規手段化療手段進行根除。該論文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發現作為轉錄抑制因子的Slug不僅可以在骨髓再生過程中促進正常造血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而且可以抑制白血病幹細胞的發生發展,延長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時間。通過生物信息學等多種技術手段,研究發現:Slug在白血病幹細胞中是通過調控下遊靶分子Slc13a3,影響白血病幹細胞内ROS水平,最終對白血病幹細胞的細胞周期和細胞凋亡産生重要調節作用。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東方學者"計劃、上海市科委面上項目等資助和支持。 |
上一條: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醫學院(籌)黨委聯合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會
下一條:上海大學(魯信)生态農業研發中心簽約儀式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