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生命科學學院肖俊傑教授受邀發表評述“心血管醫學在中國:健康中國2030的啟示”

創建時間:  2018/08/24  王天慧   浏覽次數:   

       近日,生命科學學院肖俊傑教授受邀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BMC Medicine上發表評述,以"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 China: what can we do to achieve the Healthy China 2030 plan?"為題,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闡述了我國心血管醫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着重從健康中國建設指導思想"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四個方面分析了推動心血管醫學發展對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關鍵作用。BMC Medicine雜志的當年影響因子為9.088,5年影響因子為9.41。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貝毅桦為第一作者,全文鍊接地址為:https://bmcmedicine.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6-018-1133-4

       心血管病是目前導緻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顯示,我國現有2.9億心血管病患者,伴随着國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将持續上升。"健康優先"強調将人民健康放在國家發展的優先戰略地位。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肥胖、缺乏運動、不合理飲食、空氣污染)将有助于心血管病的有效預防和控制。"改革創新"強調了臨床和基礎研究、以及新型醫用材料和設備的開發(如"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髒植入術")在推動我國心血管病防治和預後評估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學發展"從胸痛中心、康複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強調了我國心血管病從預防、診斷、治療、康複各個環節實行全面幹預的科學發展模式。"公平公正"強調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推行醫療資源平衡對早日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必要性。

       在社論結尾,肖俊傑教授總結道:我國心血管醫學的蓬勃發展将對實現"健康中國2030"發揮重要的助推作用!

上一條:【喜訊】我院15級本科生焦冠銘喜獲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下一條:生命學院肖俊傑教授當選醫促會精準心血管病分會青年副主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