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生命學院肖俊傑副教授獲得了"姜必甯獎",成為大陸地區第6位該獎項獲得者。"姜必甯獎"是由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所設,由美國心髒病學院會士(FACC)、台灣陽明大學榮譽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醫療專業顧問姜必甯教授創立的财團法人心髒醫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設立,旨在鼓勵青年學者的創新研究工作,促進兩岸國人健康。
肖俊傑副教授表示,獲獎對他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希望未來能夠将研究成果應用到臨床,更希望為海峽兩岸的心血管研究交流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肖俊傑副教授的研究方向為心力衰竭的綜合幹預以及風險預警,是2017年度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他主要從生理性心肌肥厚和病理性心肌肥厚二個角度探索防治心力衰竭的新靶點。另外一方面,他也積極與臨床合作,從循環血中尋找預測心力衰竭預後的生物标記物。自進入上海大學工作以來,已經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metabolism、Circulation等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與美國哈佛大學Anthony Rosenzweig和Saumya Das教授保持長期的實質性合作,肖俊傑副教授是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康複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脂質代謝與生物能學分會理事、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圍術期基礎與轉化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國際心髒研究會(ISHR)中國分會青年委員、國際心髒研究會中國轉化醫學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委員和上海市康複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也受邀成為《BMC Medicine》、《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Cell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和《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等SCI雜志編委。
該獎項表明肖俊傑副教授的課題組在心力衰竭領域的研究工作已受到該領域的海峽兩岸專家認可,課題組将繼續在此領域踏實工作,努力積累,為學校生物醫學學科建設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