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6日,由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心髒再生與衰老實驗室主辦的"心"啟航系列講座第2講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生命科學學院702會議室順利召開。講座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内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主任醫師、博導,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蔔軍教授作題為:"科研路上如何前進"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心髒再生與衰老實驗室肖俊傑副教授主持。
蔔教授以"科研路上如何前進"為題,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曆與體會,從"把握青春"、 "專注一件事"、"多交朋友"、"臨床與基礎結合"、"發掘自身潛力"、"多交流合作與展現自己"等幾個方面做了報告。蔔教授用樸實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如何開始科學研究,并且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誡在座的研究生同學一定要珍惜時間,要給自己設立階段性的目标,并且為之努力,許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抓緊時間也能完成。蔔教授在報告中強調了專注的重要性:要聚焦研究領域,形成鮮明的科研特色,不要淹沒在别人的海洋裡。
蔔教授多次提及交流的重要性,要"多聽多讀多交流",要多閱讀文獻、多聽學術報告、多參加學術會議,從别人的研究中獲得啟示。蔔教授說自己已經把Pubmed當做朋友,把讀文獻當作快樂消遣。同時,還要多與同行探讨交流,不論是臨床醫生與基礎研究專家之間還是不同學科領域間,交流可以帶來無限創意,有利于資源共享,利人利己。如果可以在國際平台交流,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僅可以開拓眼界挖掘自身潛能,還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蔔教授通過具體事例,講述了如何解決科研中遇到的問題,要挑戰傳統觀念,抓住臨床問題,不要放過意外的發現。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科學研究永無止境,蔔教授用樸實簡單的言語激勵同學們抓緊時間,時不我待,要用認真的态度做科學研究。會後蔔教授與在場同學就科研問題展開互動,蔔教授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一一給予耐心的解答,最後肖俊傑副教授對本次報告做了總結,并再次對蔔教授的到來表示感謝,報告會在一片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