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晚7時,由上海大學科技處主辦、生命科學學院承辦的211工程三期"以生命科學為基礎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系列講座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生命樓七樓報告廳舉行。本次報告特邀中科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研究員作題為"納米界面的生物效應與分子傳感"的專題學術報告。來自生命學院、環化學院、材料學院、理學院化學系、力學所、以及學校納米中心等100餘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首先,李根喜院長非常激動地向大家介紹了他引以為豪的弟子樊春海研究員。樊春海研究員1996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生化系,完成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考取研究生并繼續師從李根喜教授,于2000年提前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留南京大學任教。2001年去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師從200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Alan J Heeger教授做博士後。現任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學研究室主任,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每年全校10名)等榮譽,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并擇優支持,終期考核優秀。在此次報告中,樊春海研究員向大家介紹了金納米粒子、量子點、碳納米管等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與分子傳感特性,以及在生物醫學與環境檢測中的應用。樊春海研究員生動精彩的演講讓師生們對納米生物傳感器的特性及國内外研究進展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認識。之後在場師生與樊春海研究員現場互動問答,氣氛非常活躍。
|
上一條:我院全體志願者參加校世博會志願者誓師動員大會
下一條:熱烈祝賀我院獲上海大學2008-2009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