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8日,由上海大學團委、寶山區紅十字會、上海大學紅十字會、大場鎮紅十字會主辦,生命科學學院、校醫院與信鴿服務社承辦的2020年上海大學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報名入庫活動在寶山校區校醫院順利舉行,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凝聚上大力量,共建生命銀行”,希望在疫情期間為重症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上午8點30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招募入庫活動正式開始,報名前來的同學們在信鴿服務社社員們的引導下進行了“志願彙”簽到,并填寫了《志願捐獻者登記表》後有序排隊進入采血室,當場采集6ml靜脈血,事後再經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分型檢驗,将相關資料錄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 前期,大部分同學通過信鴿服務社的線上、線下宣傳了解和報名了這一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也有不少同學參與了12月14日晚上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講座》,寶山區友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寶山區紅十字會理事、上海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服務大隊寶山分隊隊長、同時也是成功捐獻者劉濤老師,通過他的親身分享,使同學們更加清楚了捐獻要求與流程,解除了自己的顧慮而更加堅定要入庫的決心。本次現場招募入庫活動共有252名上大師生成為新的捐獻志願者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 我國有四百萬左右的白血病患者,而HLA(人類白細胞抗原)的配對成功率在無血緣關系的人之間隻有四百到一萬分之一,我國面臨巨大的造血幹細胞的需求缺口,許多患者得不到适配的造血幹細胞。生命科學學院信鴿服務社希望通過每年舉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招募活動,使上大師生更加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意義,這是在傳遞生命的新希望。 我們相信,在經曆了新冠疫情的中國,作為其中的親曆者、目擊者,我們對于生命的價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作為社會一員的社會責任感日俱增,驅使着我們通過自己的奉獻付出,來維護其他社會成員的生命與幸福。這252位志願者的踴躍入庫,是252次的善行,真正體現了愛心與社會責任感,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為白血病患者們送去了希望的光芒。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招募活動已經在上海大學持續舉辦了20年,累計招募捐獻志願者4899人,其中成功配型并捐獻造血幹細胞12人,1名教師,11名學生,志願者招募人數及成功配對并捐獻人數均位居上海市高校首位。 活動最後,信鴿服務社也為入庫的師生們準備了手套和圍巾作為小禮品,在寒冷的冬日裡,流淌着熱血,傳遞着溫暖。大愛無疆,希望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能夠傳達到每一個上大人心中,并最終通過實際行動回饋到社會中。 上海大學信鴿服務社陳昀供稿 |
上一條:我校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中再創佳績
下一條:偉業長存學“四史”,不忘初心再前行 ——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紅色講堂”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