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焰生教授實驗室

創建時間:  2020/08/03     浏覽次數:   

實驗室名稱: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實驗室

實驗室負責人簡介

章焰生,男,博士,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組組長;曆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資源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藥用與能源植物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在N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lant Journal、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等雜志發表SCI研究論文近50篇,被他人引用超過2000多次;已培養博士7名、碩士9名,正在培養博士生2名與碩士生7名;先後主持中科院“百人計劃”擇優支持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課題1項、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子課題1項以及公司橫向合作項目多項;目前獲美國發明專利1項、中國發明專利3項。

團隊成員

李長福,高級工程師

博士研究生:朱亞如(與中科院聯合培養)、楊嬌

碩士研究生:鄭立芬、曹禮揚、孫佳、馮玮、高江虹、楊喻惠、田靜怡

主要研究領域

以藥用植物為研究材料,圍繞具有重大藥用價值的萜類及甾體激素類天然産物,利用功能基因組學、生物化學以及代謝組學等技術手段,對其生物合成機制及合成調控機制展開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在模式生物體内規模化合成結構複雜而自然界難以獲得的藥用成分。具體研究方向涉及到以下三個方面:

(1)天然藥物生物合成機制解析

解析天然藥物生物合成通路、分離其合成路徑關鍵基因、借助生物化學及遺傳學等手段對天然産物合成基因的功能進行分析。

(2)天然藥物合成調控機制解析

植物天然藥物的生物合成通常具有道地性,即在特殊生境下通過基因與蛋白等不同層次水平調控目标成分的合成,本部分旨在揭示其合成通路響應外界信号分子的調控機制。

(3)天然藥物生物合成研究

在成功解析天然藥物生物合成機制及調控機制基礎之上,旨在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在模式生物體内規模而經濟化合成目标活性成分,進一步推動目标活性成分産業化利用。

代表性研究成果

天然藥物生物合成機制解析方面—揭示了葛根素(預防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合成通路,分離了控制葛根素分子“關鍵糖碳苷”形成的糖基轉移酶基因,該成果為實現人工生物合成葛根素提供了可能;發現了自然界存在兩種不同的生物合成機制導緻薯蓣皂素物質的合成(薯蓣皂素系大多數甾體藥物的前體),進一步揭示出這兩種生物合成機制的分歧起源于某同種P450酶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關鍵活性氨基酸的演變。

天然藥物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實現了抗癌化合物白桦脂酸在酵母菌中的高通量合成,并依托構建的白桦脂酸酵母工程菌,與相關企業展開了合作。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上一條:肖俊傑教授實驗室

下一條:趙婧教授實驗室

Baidu
sogou